这是由日本作家山口拓朗写的一本关于写作方法的工具书,以下是我一边阅读一边整理的笔记,希望可以有迹可循并实践写出好文章。 这篇笔记会很长,但也很详细,请耐心看完,希望你有所收获,一起践行。
认识写作
要点1:🤓 用读者角度来写文章
文章不是写完就算完事
自问读者定位问题三个要点:
- 读者需要的是什么内容?他们想知道哪些信息?
- 读者感兴趣的是什么?什么样的东西能吸引他们?
- 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?不要用难懂的专业术语。
示例:
假设我们要为一款面向老年人的健身产品撰写使用说明书,从什么方面入手?
思考过程: 老年人有不同的健身需求和使用习惯,我不能用单一视角来写。
- 写作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,确定核心关注点。
- 了解不同用户的特质,有针对性地调整内容。
- 最大限度照顾各类用户的需求,让更多人感兴趣。
结论: 我需要考虑不同老年人的特点:
- 视力不好的,使用大字体打印。
- 手脚不太灵活的,设计简单的动作。
- 担心受伤的,注重安全性说明。
- 追求社交的,加入群体活动设计。
- 对新事物适应慢的,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导。
训练方法:
“✍️写文章”很像“🎁送礼物”,如果送对了对方会很高兴,送错了反而增加别人的负担。
送礼物(写文章)的流程:
- 了解对方(读者)是哪类人,比如是
功利型、浪漫型还是实际型。 - 找出对方(读者)的兴趣爱好和需求,比如
喜欢阅读故事、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等。 - 根据对方的兴趣和需求送
合适的礼物(合适的文章),不能仅凭自己喜好。
要点2:📃 做“回忆与输出”的训练。
记忆力和写作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,因为写作需要从大脑中调取记忆。
我们的记忆分两种:
- 短期记忆就像记事本一样,可以暂时记住一些东西。比如昨天吃了什么,但是过一两天就容易忘记。
- 长期记忆像手机里的照片一样可以保存很长时间。比如小时候第一次骑自行车的情景,多年后还记忆犹新。
那么短期记忆如何转化为长期记忆呢?需要通过两个步骤:
- 第一,像老师讲课一样认真理解信息。
- 第二,像整理书包一样有条不紊地归类整理信息。
经过这两个步骤的“精炼”,重要信息就会转入长期记忆的保险箱。
🧠 训练记忆力最好的方法
多进行语言的输入和输出。说写训练的主题和对象都不重要,只要积极表达就行。 当然,如果有迫不及待想表达的经历或话题,可以优先使用。 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增加说和写的机会。
例如:
- 周末跟朋友聚会时说:“这段时间我过得真是匆忙,工作本来就很忙,加上经常有应酬,一周里少说也有三四天是应邀出去吃饭的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,现在饭局喝点小酒第二天就头痛欲裂,看来以后必须少喝些酒才行啊。”
- 和父母视频通话时说:“上周我们居民区来了一个卖烧烤的摊贩,味道非常地道。我特意买了一些你们以前喜欢吃的肉串、鸡翅和烤茄子,还有几个刚出炉的烧饼,都包好了放在快递里给你们寄过去了。这家烧烤真的非常好 吃,你们收到快递后记得尝尝!”
- 跟邻居闲聊时说:“知道吗?咱们附近新开了一家非常棒的咖啡店,店里装修的风格很温馨有情调。他们做的蓝山咖啡味道醇厚,配上店内自制的蛋糕简直太赞了!我经常一个人去那里看书、工作,或者和朋友聚会聊天,感觉非常放松。有时间你也去试试看,保证会喜欢的。”
更高层次的是“教”的训练
想教别人,必须能清晰回答问题。必须能迅速、准确地解答对方的提问和疑惑。也就是说,在为了教人而事先准备的过程中,“理解信息一整理信息”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,“长期记忆”的量也急速增加。
注意事项: 不必追求完美,用笔记或手机记录即可。即使只有一分钟,也要抓住机会训练。
🤚现在你可以停下来,我尝试给你发问思考一下~
- 我最近最欣赏的人是谁,他(她)的哪些品质或行为让我发人深省?
- 我最近看到的一件新闻或事件带给我什么样的启发?
- 我最近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中包含了哪些值得思考的观点?
- 我从哪本书中获得了重要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的启发?
- 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使我重新审视了什么问题?
- 我希望在未来5年中掌握哪项新技能?这对我意味着什么?
- 我的一个习惯或性格上的缺点是什么?我应该如何改进?
要点3:🤔 通过“自问自答”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
“自问自答”的意义
要写好文章,就要多进行“自问自答”的训练。经常问自己问题,然后自己回答。这实际上就是写作的核心过程。
举个例子,假设我要写一篇关于“友情的意义”的文章:
自问:我想表达什么观点和信息?
自答:我要传达友情对我的重要意义。
自问:有什么具体例子可以佐证观点?
自答:我上学时,朋友帮我度过了难关,让我意识到友情的宝贵。
自问:还可以举什么例子加深印象?
自答:我创业失败后,朋友给我鼓励和支持,让我重新振作。
“自问自答”的效果
- 不断提问再回答,文章内容和质量得到提升
- 提问题的层次决定写作的层次,提问越深入,文章质量越高,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,横向纵向自问自答,挑出最触动人、最出乎意料的答案继续深挖,可以大大提升文章质量。
要点4:🔎 养成提高专注力的仪式——“习惯动作”
作者在开头举例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: 铃木一朗通过一套固定习惯动作来保持高度专注。 这些习惯动作包括屈伸运动、敲钉鞋、定左右脚顺序等。 这些动作的目的是帮助进入高专注状态。
习惯动作有助于集中注意力,这是有科学根据的: 心理学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为“The ZONE-心流状态”。 习惯动作可以引导自己进入“心流状态”。
在专注状态下写作可以提高质量: 文章列举了一些写作前的习惯动作,如散步、坐车时等。 重要的是形成固定的写作前后习惯动作。
设置一个“开关”瞬间进入专注: “开关”可以是简单动作,如擦桌子、喝咖啡等。 需要找到自己最有感觉的动作。 但要防范分心的“敌人”,如网络诱惑。
发现自己的“开关”: 回想平时不经意间集中注意力的情况,有哪些行为可以让你进入专注心流状态。 从当时的环境、情绪、动作中获得启发。 注意时间段和身心状态。努力坚持形成习惯动作。
要点5: 🦴 给自己设定deadline,调动自己潜能
表达方式的素材库越丰富,写作越流畅
- 写作需要从大量备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。
- 文章就是在反复推敲中形成的。
举例:尝试描述"慷慨的人"的多种句式
可以用以下词语来描述: 大方的人 心胸开阔的人 不计较的人 慈善的人 乐于助人的人 乐善好施的人 乐于给予的人 没有保留的人 喜欢分享的人 宽宏大量的人
文字的细微差别可以改变文章印象
-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。
- 要考虑感受、印象、目的等因素,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。
一些建议
- 多积累近义词,丰富词汇量。
- 在写作前列出表达方式的备选。
- 反复推敲修改,选择最佳语句。
- 多阅读,学习他人语句运用。